發改委:豬肉供應充足 下半年再推五項措施穩投資
2015年07月29日 來源: 編輯:東方財富網
國家發改委28日就宏觀經濟形勢與政策舉行發布會,回應當前熱點經濟問題。國家發改委秘書長李樸民表示,資本市場包括股票市場持續健康發展,是有基礎和條件的;現在豬肉的供應是充足的,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,豬肉價格會回歸到一個正常的水平。國家發改委投資司副司長羅國三表示,下半年除落實已經出臺的相關政策措施外,還要繼續研究五方面措施拉動基礎設施投資。
會上,有記者提問,6月以來股市大幅波動會不會對下半年經濟有影響。對此,李樸民表示,國家發改委高度關注27日以及之前出現的股市異常波動。為了促進資本市場包括股票市場的健康發展,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。當前,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面緩中趨穩、穩中向好、穩中有進,那么資本市場包括股票市場持續健康發展,是有基礎和條件的。
國家發改委投資司副司長羅國三介紹說,關于下半年重點工作的考慮,主要還是落實已經出臺的相關政策措施,同時還要研究一些其他方面的措施。
首先,還是要加快推進重大工程建設,包括“7+4”重大工程包等。二是發揮好中央預算投資的帶動作用。落實好盤活地方存量資金,優化調整中央預算內投資安排,采取基金等方式引導帶動創新轉型升級。三是抓好抓實PPP項目的落地。對PPP項目庫進行動態管理,推動項目簽約落地。四是關于完善政銀企社合作對接機制。對此, 羅國三表示,主要是加強與金融機構的聯系,及時介紹發展規劃、投資調控等政策措施,來引導金融機構的信貸投向。五是繼續深化投資審批制度改革。在修法工作方面,發改委已經聯合中央編辦,開展8部法律、7部行政法規的修訂工作,目前已經送交國務院法制辦。還按照國務院的要求,準備再砍掉一批投資項目的核準事項,以及審批環節,最大限度地縮小核準范圍。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的建設,下半年要完成與地方政府的縱向貫通,實現網上并聯審批、核準、備案的革命性改革措施。(來源:經濟參考報)
增速穩、消費穩、物價穩、就業穩、農業穩、收入穩
發改委:上半年經濟運行實現“六穩” 股市持續健康發展有基礎
“發改委高度關注7月27日股市的異常波動。當前,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面緩中趨穩、穩中向好、穩中有進,那么資本市場包括股票市場持續健康發展,是有基礎和條件的。”國家發改委秘書長李樸民昨日公開表示。
昨日,國家發改委就宏觀經濟形勢與政策舉行發布會,李樸民等多位國家發改委相關部門負責人對上半年經濟運行了解讀。
據李樸民介紹,上半年經濟運行實現緩中趨穩、穩中向好、穩中有進,“穩”可以從六個方面來理解。一是增速穩。上半年GDP同比增長為7%,與全年的預期目標一致,而且一季度、二季度GDP同比增速均為7%,沒有出現大的波動;二是消費穩。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實際增長10.5%;三是物價穩。上半年,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1.3%,總體呈現溫和上漲態勢;四是就業穩,上半年城鎮新增就業718萬人,完成全年目標的71.8%。6月末,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.06%,比一季度末降低了0.13個百分點;五是農業穩。全國夏糧總產量比去年增加了447萬噸,增長3.3%。目前,秋糧長勢良好,菜籃子產品供應充足;六是收入穩。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實際增長7.6%,繼續快于GDP增速。
國家發改委投資司副司長羅國三表示,上半年投資在穩增長中起關鍵作用,其中一個很重要的亮點就是基礎設施投資的增長,保持了一個較快的增長速度,是基礎設施、制造業、房地產三大投資領域中唯一對整體投資貢獻率上升的部分。
統計顯示,今年上半年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19.1%,高于整體投資增速7.7個百分點,對整體投資的貢獻率達26.7%,比去年同期上升5個百分點,起到了投資增長穩定器的關鍵作用。
上半年經濟結構也在不斷優化,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繼續提升,上半年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0%,比去年同期提高了5.7個百分點。產業結構繼續優化,上半年第三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.4%,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.5個百分點。目前,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達到49.5%,比去年同期提高2.1個百分點。上半年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.5%,增速高于整體工業4.2個百分點。
另外,上半年單位GDP能耗同比下降5.9%,降幅比第一季度擴大0.3個百分點,同時化學需氧量、氨氮、二氧化硫、氮氧化物排放量都保持了較快下降的勢頭。清潔能源消費量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達到17.1%,比上年同期提高1.6個百分點。
“工業用電量下降而工業增加值增長,是工業內部增長結構變化的結果,也反映出經濟運行的新特點。”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解釋說。(來源:證券日報)
“上半年投資數據里有一個數據值得關注,就是新開工項目的增幅很低,只有百分之一點幾,這就涉及到今后項目儲備和投資增長的后勁問題。”
在昨天(7月28日)舉行的國家發改委新聞發布會上,國家發改委投資司副司長羅國三如是說。
雖然沒有正面回答關于下半年穩增長壓力是否會大于上半年的問題,但他表示,目前發改委是以推出七大工程包為龍頭,包括推出PPP項目庫,以及制定投資項目三年滾動計劃等,來增加項目儲備。同時,發改委也正在努力建立政銀企社合作的機制。
新開工投資增幅下滑
上半年GDP增長7%,與全年的預期目標一致,而且一、二季度的增速都是7%,沒有出現大的波動。
但是羅國三提到的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單項數據的確值得關注,《每日經濟新聞》記者查閱數據后發現,截至去年底,該數據增長13.6%,而今年上半年滑落至1.6%。今年1~2月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19452億元,下降1.8%。這種情況在過去兩年來并不常見。
2012年以來,新開工項目計劃投資只有在2013年7月,2013年11月出現過負增長,而過去3年來1~2月則從未出現過負增長,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目前存在后續投資項目不足的問題。
一些地方的情況更加直觀。以廣西為例,今年1~6月,廣西新開工項目20066個,個數同比增長15.4%,完成投資額3951.21億元,同比增長25.0%,但全區儲備項目8321個,同比卻下降7.7%,儲備項目計劃總投資6393.97億元,同比下降34.2%。
當地政府分析說,存在重大項目少,拉動乏力,項目儲備不足,后勁堪憂等問題。
而從宏觀角度看,國研中心前副主任劉世錦告訴《每日經濟新聞》記者,中國經濟還未真正探明底部,從需求角度是高投資要逐步回落,目前高投資還沒有觸底,看一些市場指標很明顯,投資增速和企業盈利率穩定,PPI由負轉正,中高速增長的點也就探到了。
他表示,正因為中國經濟處于探底過程中,下行壓力不僅僅是今年,所以需要儲備一些項目。
國家發改委從去年開始就已經在未雨綢繆地布局,進行必要儲備以頂住去產能帶來的下行壓力。
就下半年來講,國家發改委綜合司副司長高杲表示,工作的著力點首先就要注重釋放有效需求。以增加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來促進傳統引擎的升級,進一步充實重大投資工程包和消費工程,繼續在一些基礎性的、全局性、戰略性以及現實需求大、投資消費有機結合的領域加大投入,發揮好內需對經濟增長的關鍵支撐作用。
力促資金項目兩手抓
羅國三還進一步明確稱,目前發改委是以推出七大工程包為龍頭,包括推出PPP項目庫等。從項目儲備方向上看,政府主要是對基礎設施進行投資。“社會資本有興趣干的,政府不去干。政府做的主要是純公益的,或者說回報率不高的基礎設施項目。”羅國三說,這些領域更多地集中在民生領域、基礎設施領域,載體主要就是重大工程包、三大戰略和PPP項目。
他還表示,從資金來講,這一輪應對經濟下行,我們更多的是引導社會資本。“我們正在努力建立政銀企社合作的機制,政就是政府,銀就是金融機構,企就是企業,社就是其他的社會資本,通過搭建平臺、建立機制,使投資和融資的渠道更加通暢,使更多的社會資本參與和開展項目建設。”
上半年,發改委率先建立了國家部委層面的PPP項目庫,發布了1043個項目,總投資19700億元,同時還聯合開發銀行,出臺了《關于推進開放性金融支持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有關工作的通知》。
望向更遠,劉世錦站在學者的視角提出了幾個方向。“目前真正現金流好,又有良好前景的項目已經不多了,國家需要更大地發展政策性銀行的功能。”
另外,項目和資金儲備兩手抓也是為探底過程鋪穩路的臨時舉措。
他認為,企業盈利不佳,工業通縮長時間持續還需要大力推嚴重過剩產能的退出,僅增加貨幣不可取,很可能陷入‘水多加面、面多加水’的循環。延緩必不可少的結構調整,會加大企業債務違約風險,且推遲優秀企業盈利能力的恢復。 (來源:每日經濟新聞)
下一主題:央企資產總額破40萬億元 十大行業實現快速增長 | 上一主題:鋼鐵業十三五規劃:大型結構性重組勢在必行 |